日期: 2023-09-22 浏览量:145 来源:中国文明网、阜新市卫健委、彰武县卫健局 责任编辑:许桓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网上推荐评议活动,经过群众推荐、集中展示、点赞评议等环节,共有10位优秀医务人员入选2023年8月月度人物,我市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卫生室村医梁春荣获此殊荣!
梁春荣,男,1959年11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卫生室乡村医生。阿尔乡大漠地处科尔沁沙地,常年风沙,在行医路上,梁春荣顶风沙、施良方、解顽疾,无论严寒酷暑,只要乡亲们打个电话,他就会出现在患者家中。干了一辈子村医的梁春荣用“尽量别得病”“有病小钱治”“没钱也能治”这三副“药”,给每位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大漠行医三十年,他默默守护着村民健康。曾获辽宁好人·最美人物、辽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治病救人 彰显大爱
自1993年行医以来,梁春荣就以“医者,大善也。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为行医准则,给自己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对患者有求必应,家庭困难患者不收药费。
行医30年中,不管刮风下雨,不论天寒地冻,不分白天黑夜,他随叫随到。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群众,他干脆免除所有的医药费,累计已达10余万元。有人心里过意不去,吃药输液费就让他记在本上。多年下来已记满了6个账本,这些厚厚的泛黄的本子,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1993年。
大漠行医 使命必达
当村医不容易,在大漠深处行医更是艰难。有人形容阿尔乡,“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不管多晚,只要有人生病,梁春荣肯定背着医药箱第一时间赶到。
一次,梁春荣去后新营子村给一位老太太看病,冻得梁春荣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老太太拉着梁春荣的手说:“孩子,太谢谢你了!”由于救治及时,老人很快康复了,过了一个平安年。可是,老太太还不知道,梁春荣骑着摩托车在沙漠里行走了两个多小时,由于天冷,路又难走,摩托车老熄火,梁春荣一次次启动,把腿划破好几处,裤腿里的血都冻上了。还有一年冬季下雪,内蒙古吉尔嘎郎一位患者家属接梁春荣去看病,在回来的路上由于雪天路滑翻车了,梁春荣从面包车里爬出来,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强忍着疼痛,回到家一声没吱。
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寒冬,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只要乡亲们打个电话,他就会出现在患者的家中,全镇十几个村屯和周边的一些乡镇,都留下了他背着药箱行走的深深足迹。
热心邻里 用心调解
作为一名老党员,梁春荣总是给人一种和善、明理又让人信服的感觉。他经常利用行医之便,主动帮助村民调解矛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家和和美美的,就更希望周围的人都好上加好。”现在村民们都愿意接受他的调解,有时他甚至还当起蒙辽边界地区农民之间思想观念互通的传播者,促进了邻里和谐、民风文明。
一次,他去几十公里外内蒙古科左后旗出诊,恰巧出诊那户人家和邻居因为院墙的事发生点小纠纷。看到梁医生来了,两家人像是看到了“法官”一样,纷纷让梁春荣给评理。梁春荣了解情况后,语重心长地劝解双方,听他说得在理,两户人家都做了让步,一场矛盾就这样解决了。本乡本村的人更是很拿梁春荣的话为重,谁家要是有了化解不了的矛盾,到梁春荣的诊所一唠,就都想开了,没有解不开的结。
行医几十年,梁春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赞誉,他用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诠释着对患者的医者大爱。
主办单位: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矿工大街2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swjw@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69号 辽ICP备2021000734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11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265160 网站举报邮箱:fxwjw@fxwj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