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日期: 2020-08-12 浏览量:1625 文字大小:

随着天气气温升高,旅游聚会等人员聚餐增多,发生食源性疾病及事件的可能性加大,省疾控中心提出如下建议教您预防食源性疾病:

 一、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不要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及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包装食品应在保质期内。

二、食物要烧熟煮透,各部位的温度都必须达到70℃以上,特别是肉类、乳制品等易被病原菌污染的食品应彻底加热,煮透后食用。

 三、尽快吃掉做熟的食品。食品出锅后应尽快吃掉,夏秋季节在常温下存放不应超过4小时。

 四、妥善贮存食品。食品应贮存在60℃以上或5℃以下的条件下,同时要将食品贮存在密闭容器里,避免老鼠、蟑螂、苍蝇等的污染,注意生和熟的食物、新鲜与剩余食物要分开贮存。要牢记冰箱不是保险箱,要定时清洁。

 五、熟食品要再加热后方可使用。剩菜剩饭不宜贮存太久,低温贮存的食品必须回锅加热处理,回锅加热的温度至少要达到70℃以上。

六、避免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案板、刀具等)要分开使用,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七、保持厨房的卫生。厨房应当保持整洁,用来加工食品的所有用具表面必须保持干净。接触餐具和厨房用具的抹布应该在下次使用前彻底清洗,必要时煮沸消毒。特别要注意不要在厨房内存放任何有毒物及其容器,以避免误用、误食。

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在收拾生禽、生肉、生鱼之后,要再次洗手,方可接触其他食品。

6.png 

WHO食品安全5要点

一、保持清洁

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还要经常洗手。便后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合和设备。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二、生熟分开

生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品分开

处理生的食物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三、做熟

生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四、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以上)。

即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冷冻食用不要在室温下化冻。冷冻食物解冻的最好办法是:微波炉解冻、冰箱冷藏室和清洁流动水解冻。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进行处理以保安全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选择经过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是生食者。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7.png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