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 科学接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赵地就新冠疫苗相关知识答记者问

日期: 2021-03-30 浏览量:191 来源:阜新新闻网 责任编辑:许桓 文字大小: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自今年 1月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下简称新冠疫苗)接种以来,目前接种工作正有序进行中。近日,记者采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赵地,就广大市民关心的疫苗接种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问:本次接种我市使用的是什么新冠疫苗?
  答:目前本市使用的是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系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目前,其他研发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正陆续上市,后续接种疫苗产品将根据疫苗上市情况及时调整。
  问:新冠疫苗接种打几针?接种部位有变化吗? 
  答: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目前推荐基础免疫程序为2针,期间至少间隔21-28 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不同疫苗产品的接种程序和接种部位有所不同,具体以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问:哪些情况应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答:目前阶段,以下情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4)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5)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问: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胃炎等慢性疾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答:慢性疾病如果通过治疗处于控制稳定的状态,如血糖、血压、血脂的指标控制稳定,慢性胃炎处于非发作期,可以接种;如相关指标控制不稳,或处于急性发作期,则建议暂缓接种。
  问:过敏体质或正在发过敏性皮肤疾病(如荨麻疹)的是否可接种新冠疫苗?
  答: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或处于过敏性疾病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
  问:接种新冠疫苗前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受种者应注意并配合做好以下事项: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疾病、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如:身份证等)并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接种后,需现场留观 30 分钟。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问:接种新冠疫苗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答:从前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来看,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
  问:接种新冠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疫苗保护效果可以维持多久?
  答:根据现有临床研究数据,接种第二剂次灭活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新冠疫苗属于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疫苗,需要大规模接种之后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究,以积累更多的科学证据,评估新冠疫苗的保护持久性。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续观察中,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完成全程接种后,暂不需要进行补种。
  问:哺乳期和妊娠期女性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答:基于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要求,暂不建议接种。具体以疫苗产品说明书为准。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