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8-04-26 浏览量:426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2018年4月26日是第11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2010年我国政府全面启动消除疟疾工作,提出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疟疾日的由来:
世界卫生大会设立4月25日为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旨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疟疾的重视,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
为什么消除疟疾要谨防境外输入?
经过60多年的防治,我国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疟疾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当前的绝大多数病例都是境外输入病例。目前世界上大约33亿人处于罹患疟疾的危险之中,非洲、东南亚地区仍是疟疾高度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所以如果近期有去过非洲、东南亚等高疟区的人士,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发冷等类似感冒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疟疾病例及时诊断,应用特效药物进行正规足量治疗,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疟疾科普小常识:
1.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瘴气”、“冷热病”,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
2.得了疟疾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呢?
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3. 疟疾是怎样传播的呢?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对疟疾抵抗力弱,当进入流行区时易感染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或带虫者进人非流行区时易传播疟疾。所以,人口流动容易造成疟疾的传播。
另外还可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的血污染贻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也可经输血传播。
4.如何预防疟疾呢?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服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防治疟疾我们要知晓哪些核心信息呢?
我们都应知晓的预防疟疾的核心知识
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
2.疟疾可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
3.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4.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5.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
6.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
医务人员要知道:
1.从非洲和东南亚回国的发热病人,须查疟原虫。
2.对确诊的疟疾病例应接照《抗疟药使用规范》(WS/T-485-2016)给予足量规范的抗疟治疗。
3.医疗机构如无治疗疟疾药品,可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
出入境人员要知道:
1.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
2.在疟疾流行区,要防止蚊虫叮咬。
3.企业派驻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并储备足量疟疾治疗药物。
4.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
5.诊断疟疾后,现复发和耐药。应接照医嘱全程、足量服药,避免出现复发和耐药。
主办单位: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矿工大街2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swjw@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69号
辽ICP备2021000734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11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265160 网站举报邮箱:fxwjw@fxwj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