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的5条中医建议

日期: 2020-06-19 浏览量:312 文字大小:

进入小暑天,即将开启三伏天模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而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也是各类“伏天疾病”高发期。

1.高温防中暑

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暑热与湿内袭人体,使脾胃运化受制,临床表现为精神萎软,食欲减少,汗腺关闭,发不出汗,低热绵绵,民间称之为“疰夏”,易发于老年体弱和劳逸失衡的中年人。

溽暑凌人,倘通风不好,热量在体内越积越多,很容易发生中暑,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厌食、口渴多汗,心跳气怯、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汗多脱水,导致血液浓缩、血管扩张,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甚至呈昏迷状态而有生命危险。

中医建议

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与多吃清凉饮料是重要的预防中暑措施。老人居室不宜人多,小孩不要偎依乳母睡眠,以防阻碍热量外泄。汗多之人可服糖盐水,多吃水果,勤沐浴或常以温水擦浴都是有益的。

中暑主要发生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和工地,因此要避免高温时段在户外长时间作业。如果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气短等,可能是中暑早期症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饮用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降温。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随身携带薄荷叶、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并及时补充水分。
    2.应对空调病

夏季不宜长时间劳动,要防出汗过多,但也不能完全不出汗,若长期在空调下生活,常居于低温之中,非时之寒,易致暑湿內困,影响正常生活,出现形寒、神乏、胃呆等病态,称之为“空调病”。

中医建议

市民要使气机通畅,毛孔疏泄正常,平时应少吹电扇、开空调,尽量让人体自然出汗,毛孔得以开放,有利于体内积聚的废物、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若使用空调,要注意通风,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以不低于26℃为宜,避免让冷风直接吹在身体上。

盛夏夜短昼长,睡迟起早,提倡午睡一小时。因夏季血管扩张,大脑血流量减少,脑神经细胞从血液里得到了氧气和养料相对减少,容易疲劳,午睡对脑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此外,夏天睡觉,无论多热,胸腹部都不要全部袒露在外,可盖上轻薄毛巾被,固护人体阳气。夜间睡眠最好不要长时间使用空调,尤其不要在星月下露宿,以免风邪入侵而患病。
    3.谨防胃肠疾病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体表,人的消化功能较弱,如果过食油腻、生冷食物,会伤害脾胃,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加上天热,食物容易腐败,多发急性胃肠道疾病。

小暑气温高,病菌繁殖很快。特别是苍蝇,它是传播痢疾的重要媒介。苍蝇在夏季繁殖很快,而且十分活跃。平时人的胃液里有胃酸,可以把吞进胃里的病菌杀死,但在热天出汗多,使体内的水和盐分大量损失,以致制造胃酸的原料减少,加上喝水比较多,胃酸又被冲淡,所以杀菌能力减弱。吃下去的病菌就容易到肠子里去。而夏天人们爱吃生冷蔬菜、瓜果,又不注意消毒,这就增加了细菌入口的机会而发生痢疾。

预防痢疾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用开水烫一烫,最好用消毒水消毒;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应洗手,要采用各种办法积极消灭苍蝇。在家里若有痢疾病人,要及时将患者送医院治疗,接触病人后要把手洗干净。

中医建议

饮食卫生是夏季养生的重要内容。三伏天,饮食应力求清淡,多吃蔬菜,以素荤搭配的汤类为宜,如冬瓜虾仁汤、老姜肉片汤、西红柿蛋汤等,既补钠盐流失,又具有营养价值。

同时可适当选用绿豆,赤小豆等食物熬粥,这些食物由于容易消化、水分丰富,可称祛暑上品。

大多数急性胃肠炎都由饮食不当引起,故不要暴饮暴食,少吃或不吃冰镇食物,要节制生冷瓜果的进食,熟食或隔夜饭菜要加热煮透后再吃。市民做菜时,可佐以醋或大蒜,既能开胃、助消化,又能杀菌。
    4.重视不适症状

盛夏环境对人体有不同的刺激,可分为轻微、中度和恶性刺激。气温骤然变化就是一种对人体的恶性刺激。

随着气温的骤然升高,人们汗流浃背,午后精力难以集中。由于高温会引起人体出汗过多,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进而影响情绪和心理。临床生理表现为面红气促、毛孔弛张、食欲减退、入睡困难、心率加快,同时心理表现为心情烦躁、易于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中医建议

为预防这些不适的发生,应尽量压缩外出活动时间和减少剧烈活动量,适当调节好休息时间;在做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戴好遮阳帽或遮阳伞,防止烈日对头部的直接照射。

要注意多饮水,使身体保持足够的水分;采取积极的措施,做好小环境防暑降温工作。同时在心理上,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要学会心理暗示,调节好气温骤然升高对心理带来的影响。
     5.小暑养生要点

(一)起居小暑天热天长,宜晚睡早起,中午睡个午觉。除了起居须定时,穿衣勿赤膊外,还要注意防湿以及不要过吃冷饮。(二)运动“少动多静”,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三)饮食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能敛汗止泻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例如,食用西瓜、黄瓜、冬瓜、茄子、绿豆、苦瓜等,这些食物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去暑、解毒的作用;又可采用野菊花、金银花、薄荷、芦根、天花粉、荷叶、栀子、淡豆豉、薏苡仁等中草药代茶饮的方式清热除烦、滋阴降暑。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