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依赖的防治

日期: 2020-05-14 浏览量:149 来源:市卫健委 责任编辑:市卫健委 文字大小:

长期大量饮酒最容易产生的精神问题是酒依赖,酒依赖是由于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望的一种心理状态。酒依赖者的病死率、自杀率和交通事故死亡率都显著高于一般人群,除危害个人健康外,经常饮酒和醉酒还给家庭生活和社会治安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1.什么是“酒依赖”?

医学研究表明,对饮酒的强烈渴望也是一种慢性疾病,医学上称为 “酒精依赖综合征”,简称“酒依赖”,它是由于人们长期饮酒后,形成的对酒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渴求,和一系列生理变化,可持续或周期性地出现 。

“酒依赖”的成因很复杂,取决于多种因素。有社会文化因素,如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逢年过节和婚丧嫁娶,还有一些地区和民族存在着自己独特的酒文化;除受社会习俗、经济、心理因素影响外,遗传因素也很重要。研究发现,由遗传基因导致体内缺少一种叫内啡肽物质的人更容易产生“酒依赖”。

2.酒依赖有什么危害呢?

长年累月大量饮酒,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可引起各脏器的损害,表现在脑、神经系统、肌肉、心脏、肝脏、胰脏、消化道等器官并发症,猝死的危险因子中,酒精依赖是主要因素之一。

酒依赖者突然停饮可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震颤、恶心、大汗淋漓、情绪不适、烦躁、焦虑、抑郁,重者可危及生命。
3.那么,如何避免“酒依赖”呢?

首先,“酒依赖”不是道德品质问题,而是一种慢性的脑部疾病,而且容易复发。患了“酒依赖”应到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首先在医生的指导下戒酒,以免突然停酒产生戒断反应、危及生命,同时针对其躯体状态及精神状态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酒依赖”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注意千万不要自行在家断酒,可能会出现戒断综合症,一定要到专业医院寻求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戒酒。出院后首先要持续服药,不可自行停药。家属要做好护理工作,观察好患者的心理、精神及躯体状况,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从心理、生理上戒酒,远离酒的环境,寻找适合“酒”的替代物,在家中一旦发现出现病症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对于预防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最主要的还是要控制饮酒量。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