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老年,关注“颈腰痛”

日期: 2019-02-09 浏览量:96 文字大小:

                                                                                                                               慢性骨关节病,新世纪初的健康主题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根据不同时期疾病对健康的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十年健康主题。本世纪初第一个健康主题就是慢性骨关节病。由此可见,慢性骨关节病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课题,尤其是临床上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中老年性“颈腰痛”更是慢性骨关节病的重中之重。

“颈腰痛”虽然不是致命性疾患,但因发生于脊柱部位,所以对人日常活动的影响并不亚于心脑血管疾病。有资料表明,“颈腰痛”病人约占总门诊量的1/5,足见患者人群之庞大,其中又约有1/3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躯干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引发眩晕、耳鸣、脑供血不足、血压不稳、心率不齐等许多脊柱相关性疾病。

常见“颈腰痛”,病种知多少

“颈腰痛”是人们熟知的病症,80%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有过颈痛或腰痛的经历,然而所引发的疾病各有不同。就颈痛而言,常见的病种有各类型颈椎病、颈椎曲度异常、环枢椎半脱位、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椎周围韧带或肌筋膜炎等。而引发腰痛(医学上称之为下腰痛或腰背痛)的病种就更多了,为了便于梳理分析,临床上常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非特异性下腰/背痛,引起疼痛的具体病理部位不能十分肯定。此型涵盖了人们所熟悉的腰肌劳损、肌纤维织炎、肌筋膜炎、韧带炎等急慢性腰部病变的各种诊断。二是特异性下腰/背痛,由某些特异性疾病如肿瘤、感染、骨折等具体的病理变化所引起。三是神经根性下腰/背痛,以往也称坐骨神经痛,多由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导致。

由于颈腰痛的绵延和反复,常导致患者心理和情绪上的紊乱,使症状变得更为明显甚至步入恶性循环。有资料表明,由此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和人力资源浪费是惊人的,据报道美国每年因颈腰痛发生的医药费用高达数亿美元。因此国外近年十分重视脊柱疾病的防治,且成效明显。

发病主因是:脊柱及周边组织退变

为什么人到中老年后“颈腰痛”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脊柱及周边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临床常见的退行性改变主要表现有脊柱骨质增生或疏松、椎间盘变性及膨出或突出、韧带松弛或钙化、肌肉萎缩或痉挛等。上述退行性改变可导致椎间孔或椎管狭窄压迫相应的神经,也可引起椎体失稳或颈腰椎曲度异常影响脊髓、交感神经节、椎动脉的功能,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那么为何进入中老年后这些组织会有如此明显的退变呢?经研究已经弄清了有关机理,其中最普遍、最受重视的理论为“自由基学说”。该学说认为:机体代谢时会产生一些小分子物质,此类物质易被氧化而带有不稳定的氧原子——既“自由基”。正常情况下,体内存在着产生自由基和清除自由基两大系统,使自由基在生理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倘若自由基水平升高就会引起生物膜损伤和交联键的形成,使蛋白质变性,核酸代谢紊乱,从而影响细胞功能,导致各脏器损伤,出现退变和衰老。

人到中老年后,许多生理机能减弱,特别是自由基清除系统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逐步降低,因而使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弱,致使体内自由基水平不断升高,加重了组织损伤,上述的退变就由此而来。

新理念、新设备,综合治疗颈腰痛

以往治疗颈腰痛常采用口服药物或局部理疗、牵引及按摩等,虽可获短期缓解,但不久常又复发,原因是治疗中并没有对组织退变进行干预。现代康复医学十分重视颈腰痛产生的根源,倡导标本兼治的理念——既在治疗局部症状的同时更要对组织退变进行干预和调节。特别是欧美国家对此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和领先,比如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研制了全身磁疗仪,采用交变磁场激活体内各种酶类活性机理来提高自由基清除系统功能,以此降低自由基水平,减缓脊柱及周边组织退变,从而也在根本上治疗了颈腰痛,收效颇佳。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