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静脉植入"救命导管"

日期: 2025-04-25 浏览量:2 来源:阜新市中心医院 责任编辑:许桓 文字大小:

  当一名绝症患者,上腔静脉血液受阻,上肢无法输液,病情急转直下,如何输液抢救?在阜新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病房,这里的护理静疗学组仅用10分钟,便顺利开辟了患者下肢PICC置管,成功挽救患者濒危的生命!

  危机病情带来“大挑战”患者孙先生,是一名70岁的肺癌晚期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因为上腔静脉血流受阻,患者头颈部明显肿胀,呼吸困难,因此严禁使用上肢输液。一天下午,孙先生突发病情变化、心电监护示心率达180次/分、血压200/102mmHg、血氧饱和度87%、呼吸极度困难,情况十分危急。抢救生命的危急时刻,护士试图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路,由于患者下肢静脉严重硬化,血管条件极差,静脉穿刺多次均未成功。患者生命垂危,当务之急需第一时间建立抢救生命的通道。

  一针打通了“生命通道”

  静疗专科学组成员刘文艳、郭婷立即会诊,经过快速地讨论、风险评估及医患有效沟通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选择下肢股静脉行PICC置管。由于患者股静脉一直在股动脉的正下方,没有办法越过动脉直接穿刺股静脉,造成了很大困难。但静疗专科学组通力合作,科学研判,从评估到置入导管,全程只用了10分钟,一针为患者成功置入导管,避免了反复穿刺为患者带来的痛苦,为病情危重的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也在挽救生命的危急时刻,顺利完成了我市静疗专业的首例下肢股静脉行PICC置管术。

  精勤技艺服务患者

  PICC导管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成人晚期肿瘤长期禁食、静脉营养支持、输入刺激性和高渗性药物、抢救危重肿瘤患者尤为适用。但由于下肢PICC置管因股静脉邻近股动脉和神经,误穿风险高,操作难度大,感染及血栓风险较高,活动受限等因素,下肢置管很少见。

  市中心医院静疗专科学组成立以来,依托医院的大力支持,学组全体成员,不断学习新技术、努力攻克专业难关,在全院范围内积极推广可视超声引导穿刺技术,为辽西肿瘤诊疗中心发展助力,为肿瘤患者高效解决了各类疑难静脉通路问题,保证他们的生命通道畅行无阻。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