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0-07-08 浏览量:243 来源: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任编辑: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十三五”是我市中蒙医药事业发展势头好、服务水平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的一段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我委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利民惠民为宗旨,以服务网络和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筑牢网底、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的工作要求,在充分发挥我市民族医特色优势的基础上,稳步提升中医蒙医药的健康服务能力。特别是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实施以来,让中蒙医药作为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五种资源”的定位深入人心,中蒙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法治体系“踩足油门”加速构建,不断“激活”中蒙医药服务供给能力,这部立得住、行得通、用得上的法律,加上阜新市地方性相关配套措施的“默契配合”,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让广大市民真切的感受到它给我市中蒙医药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
一 、建立管理体系,加强中蒙医组织保障
为传承和发展我市中蒙医药事业,结合我市的民族医特色优势,我委认真贯彻落实《阜新市促进中蒙医药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阜政发[2018]14号),协助市政府统筹推进全市中蒙医药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单独设立了中蒙医药管理科室,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也单独设立了中蒙医药管理科室,增加了专门管理人员,为全市中蒙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倾斜政策支持,做好中蒙医医改工作
为全面做好城市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工作,完善价格补偿机制,开展1家市级公立中医医院医疗价格测算,经充分研究论证,与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阜新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阜发改发[2017]210号),确保了我市中医医改的顺利启动,实现平稳过渡。紧跟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开展了3家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测算工作,经测算和研究,与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我市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阜发改发[2017]325号),确保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这种举措不仅及时完善调整了中蒙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更充分体现了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进一步促进了中蒙医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三、实施发展举措,提升中蒙医服务水平
1.扩大适宜技术覆盖范围。按照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的民族医特色优势,我委制定并下发了《阜新市基层中蒙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和《阜新市促进中蒙医药发展实施方案》。《中医药法》的实施,如同催化剂一般,加速了我市地方政策的落地实施。“西学中”人才培养、两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中医馆和国医堂建设等,积极推进基层中蒙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从2017年起,我委委托阜彰两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为五区人员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截至目前,县级基地推广向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推广42项技术,参加培训人员约3000余人次。全市有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9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半年的指标基本已达到了2020年全年的目标。
2.积极申报专科和综合服务区建设。县级以上中蒙医医院进一步加强中蒙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和临床薄弱专科、医技科室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省级特色专科4个,全市共有4家公立中蒙医医院,100%的医院达到了二级甲等中蒙医医院水平。全市共有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为100%)和59个乡镇卫生院(占比为92%)设立了中医馆、国医堂等中蒙医综合服务区,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能提供治未病服务,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以及疾病康复中充分发挥了中蒙医药的特色优势。
四、打造人才战略,培育中蒙医人才队伍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中蒙医药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人才。深入推进“人才促进”战略,构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蒙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中级人才的打造与储备,启动名老中蒙医师承工作,目前已建设完成的有国家级名医—白凤鸣传承工作室、省级名医赵金福、韩福印工作室。市中医医院还先后成立“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广安门医院贺用和教授工作室”。此外,我委积极通过“西学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名老中蒙医师承教育、市级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基层卫技人员中蒙医药学历教育,逐步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凑的中蒙医药人才梯队。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3个国家级传承工作室、2个省级传承工作室、1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贺用和教授工作室,全市共有全国名中医1名、省级名中医4名、师承人员6名、中蒙医护理骨干人才3名,加强基层西医人员中蒙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参加“西学中”培训班,对在职在岗以西医药知识为主的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临床类别医师等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加强中蒙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规范和提高其运用中蒙医药诊疗知识、技术方法处理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鼓励基层西医人员提供中蒙医药服务。2017-2020年,全市共选派88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参加了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西学中”培训班。由于中医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西医大夫学习中医的热情非常高,2019年市政府投入40万元用于开展市级“西学中”培训班,培训人群重点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为全市培训123名中蒙医药人才。
五、推进创新改革,释放中蒙医产业活力
我市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蒙医药产业涉及中蒙医医疗、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等诸多领域,产业链长、融合度高、拉动作用强。我委积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全链条、多环节开发运用中蒙医药资源。主要措施有两种:一是自《中医药法》实施以来,我市积极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借力中蒙医“治未病”理念、中蒙医药养生保健特色服务等,全力打造“医养结合”新机制,力求为老年人营造舒心、安心、精心的“无忧夕阳红”。二是积极打造中蒙医药康养综合度假区,推动“旅游+中医药”融合发展,同时以宝地中医医院和宝地温泉斯帕度假区为融合,全力打造阜新市健康产业园区。阜新市东梁镇卫生院和阜新宝地斯帕温泉度假区成功创建了第一批辽宁省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和第二批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今后我市将以成功创建的示范单位为典型,通过“以点带面”的作用将典型经验和做法向全市铺开,预计到年底,全市将有2-3家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示范服务区)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将建成。
六、发挥资源优势,树立民族医特色品牌
1.梳理中蒙药资源普查成果。投入34.2万元用于蒙药资源普查,辽宁省蒙医医院借此契机组织普查小组对阜蒙县的中蒙药资源分类、分布、栽培情况、重点中蒙药蕴藏量等中蒙药资源进行调查,收集与中蒙药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在梳理中蒙药资源普查成果的同时,编制成册,同时,辽宁省蒙医医院蒙药材馆馆内还收藏了蒙药材腊叶标本110种、浸液标本30个、个体标本31种,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蒙医药的窗口。
2.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作用。辽宁省蒙医医院创建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后,更加注重宣传和传承中蒙医药文化,蒙医药博物馆珍藏蒙医药文物、古籍1000余册、验方、秘方500多条、器械400多件、曼卡10余张;不仅成为医院的文化传播重要基地,也成为了百姓了解蒙医药历史文化的基地。
3.加快民族制剂科学精准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少数民族医药制剂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投资200万元用于改善辽宁省蒙医医院制剂室条件、提高制剂配制能力、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制剂质量,切实提升辽宁省蒙医医院的制剂研发和配制能力,加强了民族医药在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推广和应用。
4.扩大蒙医药的临床使用范围。根据《中医药法》的规定,蒙医药院内制剂批准文号的且在临床上长期使用疗效稳定的方剂已向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使用,大大拓宽了临床蒙药的使用范围。《中医药法》实施后,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成立了29个分会,多个分会当中的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都由辽宁省蒙医医院的骨干人才担任,同时,辽宁省蒙医医院成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护理分会承办单位、辽宁省蒙医药学会承办单位以及辽宁住院医师蒙医药专业规范化培训基地,提高了辽宁省蒙医医院在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知名度。
七、彰显文化自信,弘扬中蒙医健康文化
中蒙医药包含着我国古老素朴的唯物辩证法,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委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利用“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融合中医药法、国民教育、道德建设等内容走进学校、社区、军队,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同时,每年组织阜彰两县实施中蒙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使藏在古籍、散在民间、融在生活、用在临床上的中蒙医药养生智慧鲜活起来,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群众自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树立正确健康观。定期组织市内学术水平高、有影响力的专家,充分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中蒙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截至目前,以市卫生健康委为单位共组织两次纪念《中医药法》颁布实施的大型活动,每年以中蒙医院为单位组织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活动不少于16场、中医药文化巡讲活动不少于24场、中医药法学习宣传活动不少于24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活动不少于14场、省级以上媒体刊登报道16次。
《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三周年,虽然我市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未来中蒙医药产业也将迎来更为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委将一如既往的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链条、多环节开发运用中蒙医药资源,提升中蒙医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对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对绿色发展的带动度,为阜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主办单位: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矿工大街2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swjw@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69号
辽ICP备2021000734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11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265160 网站举报邮箱:fxwjw@fxwjw.cn